前言
遠距醫療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概念,台灣在過去幾年也有許多人投入其中,相關的政策在疫情期間更是解決了許多醫療的困境。筆者以台灣的醫療產業現況出發,參考遠距醫療最蓬勃發展的美國市場,並回歸到台灣未來在遠距醫療領值得關注的議題做出建議,提供讀者參考。
產業現況
台灣的醫療方便又便宜,可近性高,病人自然容易選擇到就近方便的診所就診,甚至相當常見有小病到大醫院就診的情形。而美國醫療昂貴,可近性也低,病人常常距離自己配合的醫院有數小時的車程。然而在疫情爆發之前,美國仍不習慣使用virtual visit的方式尋求健康照護。在covid發生之後,由於民眾無法前往醫院就診,但仍有健康照護的需求,因此許多醫院開始線上門診的服務,透過ZOOM, google meet等通訊軟體追蹤病患的健康。
趨勢或現象描述
線上醫療在醫療領域的可行性被驗證之後,開始出現了許多新興的線上醫療公司,成為美國醫療新創的新趨勢。有部份公司著重在線上診斷與快速門診預約,例如K health, 其結合AI軟體做初步可能診斷的建議,再協助病患轉介到相關科別的醫師接受治療。有部分公司專注特定客群,結合門診諮詢與藥物配送,如Hims,專注提供男性落髮與性功能的諮詢與藥物。也有部分公司專注特定疾病,例如physitrack, kaia health, hinge health, 專注於肌肉骨骼相關的疼痛問題與後續的物理治療。除此之外,由於線上醫療有效的降低醫療成本,許多私人保險公司開始實行線上門診轉診制度,許多門診的給付,必須建立在已經使用過線上門診的服務的前提之下。
遠距醫療趨勢之個人觀察
台灣遠距醫療產業值得關注的問題
作者資訊
顏久智 成功大學肌肉骨骼研究中心 專案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