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且每一年新診斷失智症的病人數為1000萬,其增加速度之快及影響無遠弗屆。失智症在臨床上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其表現千變萬化,從健忘、活動力降低、情緒變化、個性改變、講話不流暢、迷路、幻覺等等,但這些表現都可能跟正常老化、腦血管疾病、身心症狀等混合在一起而使得個案本身或周遭家人缺乏警覺,進而讓個案延後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1]。若要診斷失智症,常需要詳細地評估個案的各項能力、詢問相關病史、配合失智相關量表、腦部影像檢查及抽血檢查,相較其他三高疾病來說,不管時間、心力、成本都較多,然若是延後診斷造成的失能情形和醫療花費反而更是沉重,現行有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可協助用來評估失智早期症狀、畫鐘測試(Clock drawing test)、迷你認知測驗功能(Mini-cog)[2]、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等工具來協助篩檢失智症,然而現行並無唯一和絕對的量表,除此之外,進行評估也是需要花時間,甚至進一步檢查及評估。因此,也是因應人工智慧的新潮,近幾年常有許多針對失智症的早期篩檢的研究發表,像是藉由人工智慧分析腦波 [3] 或視網膜眼底檢查 [4] 來找出失智症病患,就研究結果都顯示有非常優異的表現。
但是在這波諸多研究中,常常沒有提及到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和家庭支持系統對於憂鬱症的影響,因為臨床上也有所謂的「假性失智」,在憂鬱情緒下,施作認知功能檢查也是會有影響 [5];且並非腦部結構有異常就代表一定為失智症,如同著名的「修女研究」指出,即使高齡修女過世後的腦部解剖呈現大量的阿茲海默病理性病變,但是這些修女生前也未顯示有失智症狀,這些都在在顯示失智症並非如此單純,也跟個案本身的活動能力、教育程度、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最後還是回歸那句諾基亞(Nokia)公司那句琅琅上口、為人所熟悉的廣告用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任何的科技終究完全無法取代人類,但是這些科技若能夠實際運用在臨床上,將能協助醫師找到或佐證更多失智症的病患,幫臨床醫師決策上能夠省下更多時間。科技和人類是相輔相成,就像診斷後的後續治療、陪伴、長照資源介入、失智團體資源,這些是機器無法完全取代醫師和陪伴者的角色,但是如果一位失智症病人的初步篩檢、診斷確立、病史詢問、開立藥物、衛教給予、支持資源、後續陪伴等全都只由醫療團隊負擔,如此也會造成醫療團隊沉重的負荷,因此期許未來人工智慧的角色除了協助初步篩檢和輔助診斷外,更可以整合在失智門診系統隨時協助醫療團隊注意追蹤檢查時程、檢驗異常值、是否須根據腎臟功能調整藥物劑量、呈現現有資源連結等等,讓醫療成效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作者資訊
|
|
|
|
1 |
賴柏亘 |
高齡醫學部 |
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