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AI零接觸智慧照護科技之臨床應用-2024醫療科技展成大醫院參展主題之一✨

AI零接觸智慧照護科技之臨床應用

何宗憲、洪麗娟、陳玥礽、陳月琴、賴珊如

許佳卿、莊雅雯、陳麗琪、黃富強

 

斗六分院身為雲林地區的重要地區醫院,長期面臨護理師招募不易與人力資源緊縮等挑戰,進而加重臨床照護壓力。為有效因應人力不足並強化照護品質與效率,院方積極導入創新科技,透過智慧醫療工具重塑照護流程,期望以科技協力減輕護理負擔,提升工作效能與病患安全。

 

本院近期與科技公司攜手合作,導入「AI零接觸智慧照護系統(AI Contactless Intelligent Care System, AICICS)」,以人工智慧結合非接觸式感測技術,建構新型態的智慧照護模式。系統核心裝置包括 [BestShape VS] 與 [BestShape Care],皆已通過國內二級醫療器材認證,具備臨床應用之安全性與實用性。

AICICS 透過毫米波感測技術,可不依賴任何穿戴裝置,實現即時且無干擾的生命徵象與活動狀態監測。不僅大幅提升照護效率與安全性,更兼顧病患隱私與舒適性;非接觸式設計亦有助於降低交叉感染與皮膚損傷風險,特別適用於高齡族群、安寧照護病患及高感染風險場域。

傳統護理流程中,生命徵象需由護理人員定時手動測量並記錄,流程繁瑣且重複性高,亦存在錯失突發異常的風險。[BestShape VS] 可每 2.5 秒自動更新病患生理數據,並透過演算法即時辨識異常狀況,主動發送警示通知,有效提升臨床反應速度,顯著減少護理人員於多病室間來回奔波與紀錄之作業時間。

[BestShape Care] 則運用 AI 演算法進行活動偵測,當系統辨識出住民有起身意圖時即觸發警示,實現跌倒預警前移,補足傳統離床警示系統反應延遲的缺口。其額外提供之跌倒通報、空間滯留提示與即時定位功能,有效強化住民安全管理並提升照護人員處置即時性。

AICICS 同時提供完整的生理與活動數據報表功能,具備長期趨勢分析與視覺化呈現能力,協助醫護團隊快速掌握個案變化,提升決策依據之客觀性與精準性,進一步優化個別化照護策略的規劃與執行。

 

目前該系統已實地部署於斗六分院呼吸照護病房與護理之家隔離區,初步實證成果顯示,可顯著提升病患生命徵象監控之即時性與資料完整性,並有效減少護理人員在照護過程中的重複性工時與人工紀錄作業,實質提升照護品質與整體作業效率。此外,為了減輕照顧者負擔並提升照護品質,成大兒童安寧緩和團隊也開始引進AICICS非接觸式生理訊號感測設備,提供安寧居家病童遠距生理監測(IoT)即時及延續性病況監測,感測器偵測數據可無線傳輸至資訊平台即時顯示,也可將危險值警報推播至照顧者與安寧居家團隊的行動裝置。

未來分院期望能持續推進 AICICS 應用場域,拓展至遠距醫療與居家照護模式,建構以人為本、分散式的智慧照護網絡。在高齡化社會下,透過創新科技實踐醫療照護的永續發展,並應用於慢性病管理與高齡者在地健康監測等多元照護情境中。

 

11402

圖1. 2024年醫療科技展展出


作者資訊

姓名

單位

職稱

何宗憲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副院長

洪麗娟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主任

陳玥礽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副護理長

陳月琴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資訊護理師

賴珊如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護理長

許佳卿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護理長

莊雅雯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護理長

陳麗琪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督導

黃富強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

教研組

瀏覽數: